浏览数量:25 作者:南京市南湾营小学 发布时间: 2020-06-02 来源:本站
明媚的阳光透着一丝初夏的味道,南湾营小学的教室里也分外热闹,老师们齐聚一堂认真倾听着马小育老师带来的研究课《折形状》。
马老师从如何解决一张纸承受一本科学书入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研究的欲望。在学生产生探究内需的时候鼓励学生设计出不同形状(如:三角形、方形、圆柱形、六边形)的纸筒,先预测在竖立的纸筒上可以放多少本书,再实测,从而发现折成不同形状的纸筒,承受力的大小也不同,从而体会物体形状和承受力的关系。马老师还提醒学生注意做实验时,纸的大小、厚薄要一样。最后指导学生进一步观察身边的各种各样的物体,明白哪些地方应用了前面所学的科学道理。
马老师注重让学生通过"动手做"的方式来指导学生学习科学和理解科学,提升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新课程倡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马老师让学生自己设计,以实验记录的形式提示学生基本的实验步骤和操作要点,实验过程由学生自己控制完成,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得到很好的发挥。学生在折形状的过程中,小组协调,合理分工,动手、动脑,想方法把自己组的形状折好,完成不同形状的承受力大小的实验。当学生看到一个圆柱形的纸筒上竟然能放9本科学书时,都惊奇地叫了起来。使听课教师真切的体会到亲历科学给学生带来的无比魅力,学生的科学素养也在这样的过程中得以提升。
听了马老师的这节课,我们强烈感受到科学课的魅力,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连,看似平凡,却常常给人以惊喜。
南京市栖霞区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丨 江苏基础教育云计算服务平台 丨 南京市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丨 栖霞教育之家 丨
Copyright 2019 南京市南湾营小学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