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3 作者:刘卫 发布时间: 2020-04-09 来源:本站
庄子有云: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作为一名教师而言,终身学习是我们一直以来对自己不变的要求,也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我们才能更好地培育学生。近来,我阅读了《有效教学》这本书,感想颇多,特别是第5章第2节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对话行为”这部分内容,让我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有了更深刻的反思。
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课堂对话即问答这一环节必不可少,这是师生课堂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分享信息、观念与观点或者共同解决某个问题的过程。高效的问答能够诱发学生参与教学并能给学生提供练习和反馈的机会,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课堂学习向测验的迁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可以怎样做呢?
首先,课堂上教师的问题难度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进行有层次的设计,同时提出的问题要有清晰度和明确性。例如,学生学习分与合使用花片操作分一分的过程时,教师的提问要让学生明确分的数量和分的方法与结果,将几个花片分成了几和几。教师课堂提问的次数也需要我们注意,高频率的提问对学生的学习有积极作用,但是发问次数也不是多多益善,而是要和教学内容、学生特点相匹配。除了教师提问之外,我们还需要对不同难度的问题给学生预设不同的回答时间,且回答的形式可多样化,如开火车答题、按学号答题、小组编序号答题等。
最后,学生答完,教师应给予积极肯定的评价,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可设置相应的追问,如学生初步学习加减法时,列式得到结果之后可继续追问你是怎样算的,引导学生说出计算的原理,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加法的认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作为课堂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课堂问答,正是满足了学生这一需求,使学生在课堂师生问答的互动中,对数学有了更加浓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提高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
图/文:董智
编辑:刘卫
审核:高林平
南京市栖霞区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丨 江苏基础教育云计算服务平台 丨 南京市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丨 栖霞教育之家 丨
Copyright 2019 南京市南湾营小学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