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2 作者:刘卫 发布时间: 2020-04-09 来源:本站
一棵小树生长在一棵大树底下,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太阳晒不着,它感到很舒服。
大树妈妈对小树说:孩子,你已经不小了,应该到外面去经经风雨,见见世面,独立生活了。小树说:不,我才不呢。到外面去风吹雨打太阳晒,那有多难受啊!哪有在妈妈怀里好呢?我永远也不离开妈妈。现实的生活中,我们许多孩子就像这棵小树,从小依赖着父母,在他们的庇护下成长着,生性胆小而,安逸享受,怕经历挑战。可是,作为父母有多少人会像这棵大树那样在孩子应该独立的年龄去给他独立思考和做事的机会。今天,让我们继续聆听关威老师给我们带来的案例分享。
案例4:女儿突然拒绝上学
案例情况:来求助的是一位中年爸爸,自己做生意。读小学的女儿近一个月来突然有不想上学的念头,回到家里总是哭泣,让爸爸感到很不解,孩子的变化是从上个月爸爸回老家办事情开始的,为什么爸爸短暂的离开就让小孩产生了不愿上学的念头呢?小孩提到害怕语文老师,究竟老师又有什么可怕之处呢?
指导思路:
1.“温室里的花朵“难经风雨
父母如果过于溺爱、过度保护孩子,使得孩子过于依赖自己,孩子就很容易变成“温室里的花朵“,难以独立,并且遇到问题时抗压、抗挫折能力变弱。这样的孩子很容易出现分离焦虑,离开父母就会难过、焦虑,甚至影响上学。遇到类似的情况,家长不可再继续溺爱、过度保护小孩,而应该逐渐”淡化“自己的作用,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2.科学认识身心问题与疾病,及时就医
科学认识自己和他人的心理问题,心理疾病如同身体疾病一样,越早重视、越早治疗,治疗的效果也会越好。
成人不独立便没有力量承担生活的重压,否则就会有那么多人在30岁就放弃自己的理想!孩子不独立便容易被外在的力量奴役,他整天察言观色、谨小慎微,在长久的压抑下,孩子逐渐丧失了自我,成为了一只迷途的羔羊。今天,让我们大胆的让孩子去尝试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作业、做家务、安排时间、制定计划、大声演讲等等,这样才能发展孩子健全的人格。
南京市栖霞区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丨 江苏基础教育云计算服务平台 丨 南京市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丨 栖霞教育之家 丨
Copyright 2019 南京市南湾营小学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