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8 作者:刘卫 发布时间: 2020-04-09 来源:本站
这几天,我读了《有效教学》这本书,对此颇有一些感受。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既是组织者,又是引导者。教师编写课程教学方案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新课程背景下,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对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一点看法。
编写教案是有效教学的首要条件。教案是否有效,不仅要看教学流程、教学设计写得如何,关键还要看教学设计是否与课堂表现相一致,与学生需求相吻合,与教学实际相结合。
我作为一名体育老师,所教内容实践性非常强。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非常多的。所以,相对于其他一些学科来说,体育课程的突发情况可能比较多。在做课程导入的时候,教师需要考虑到一些容易出现的状况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小学生好奇心强烈,热情、活泼、好动。他们的模仿性也非常强。所以,对于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要进行科学合理地选择。不同阶段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选定教学内容之前,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对于体育的了解程度,兴趣爱好等,以此为依据来制定相关的课程内容。
体育的教学方法有很多,常用的分解教学法就是按照体育教学动作的结构来进行顺序分解的一种教学方法。循环练习法,以发展学生上肢、下肢和腰部力量为例,可以让学生循环练习蛙跳、俯卧撑、加速跑等内容。还有游戏教学法,这个在小学阶段很重要。孩子天性爱玩,在玩中学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如丢手绢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接力跑步的要领。
小学生的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于学生的体育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地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我努力做到我的每一篇教案都能用心,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我有意识的引导轨道上健康快乐地成长。
图/文:陆燊
编辑:刘卫
审核:高林平
南京市栖霞区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丨 江苏基础教育云计算服务平台 丨 南京市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丨 栖霞教育之家 丨
Copyright 2019 南京市南湾营小学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