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市南湾营小学!
联系电话:025-84363538
  •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童真南湾营】i悦读,爱分享(五)——读四大名著 品百味人生

浏览数量:96     作者:南京市南湾营小学     发布时间: 2020-05-06      来源:本站


通讯稿_html_m3d55ba04.jpg通讯稿_html_m185bcd8a.jpg通讯稿_html_m44c4ca24.jpg通讯稿_html_m2f214705.jpg通讯稿_html_64bd3b73.jpg通讯稿_html_m5f16ee7a.jpg通讯稿_html_m1054db28.jpg通讯稿_html_52043565.jpg通讯稿_html_m7ebdcda1.jpg通讯稿_html_168443e9.jpg通讯稿_html_6b5afad0.jpg通讯稿_html_6252ff72.jpg通讯稿_html_1089ce51.jpg通讯稿_html_m7e53b2c5.jpg

观三国烽烟,识梁山好汉,听取经艰难,惜红楼梦断。”翻开中国四大名著,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故事中展现出的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手法,还让我们认识了人物的忠、奸、善、恶,乃至看到了世间冷暖。

疫情期间以来,南湾营小学五(4)班的同学们循序渐进开始读四大名著,从刚开始的每日发读后感语音,再到每天去记录自己的一些阅读感受,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班好多同学竟也在这段时间读完了四大名著。阅读不应停下脚步,人要学会思考才会进步,大家并不满足于此,班级里阅读速度较快的同学开始在一定范围内自己选择阅读其他书目,有的同学选择读的是儿童文学《柳林风声》,有的读的是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还有的读的是其他名著经典……可谓百花齐放,杂而不乱。

今天,语文老师胡老师教了我们一种新的方法——制作思维导图去回看自己阅读过的书籍,胡老师利用QQ平台讲解,提供多种思路、方法启发大家。同学们纷纷跃跃欲试,下面就请看看我们班部分同学的作品吧!

通讯稿_html_m1eedd317.jpg通讯稿_html_7b42e503.jpg

我叫吴恺琪,我画的是《红楼梦》这本书的思维导图,这张思维导图介绍了这本书的主要内容,作者简介,金陵十二钗,以及我最喜欢的三位人物的性格特征。

通讯稿_html_m4dfc7de3.jpg通讯稿_html_m2cda8f21.jpg

我叫尹睿,很久之前就学过《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的故事,《三顾茅庐》以虚词“三”为线索来表现出刘备三兄弟多次拜访诸葛亮,请其出山的故事。我的思维导图中主要表现出在刘备每一次上门拜访过程中,刘备他们所遇到的每一个人的人物身份,以及这些人物与诸葛亮的关系,以此表现出诸葛亮识人的能力和超人的智慧。

通讯稿_html_430e80d1.jpg通讯稿_html_m2fbcc080.jpg

Hi,大家好!我叫张灏惟,我最近也在看《三国演义》,我对诸葛亮这个人物也十分感兴趣,于是我就画了“诸葛亮之‘新官上任三把火’”这样的思维导图,我的思路是:通过对诸葛亮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描述,表现出他想要快速在刘备阵营立足的目的,表现出诸葛亮卓越的天赋以及他超人一等的智慧。

通讯稿_html_6bf71bec.jpg通讯稿_html_68282113.jpg

大家好!我叫王锦硕,要说起“三国”里的人物来,那我可是如数家珍了,对于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我更是记得一清二楚,不信,你就来跟着我的思维导图,看看我心中的三国人物吧。

通讯稿_html_1edbb503.jpg通讯稿_html_m50264803.jpg

我叫田世泽,说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我觉得还是《草船借箭》这个故事最能体现,所以我就围绕故事主要内容、人物介绍、人物特点这三个方面来画我的人物思维导图。

通讯稿_html_m40e57d19.jpg通讯稿_html_7579da30.jpg

大家好!我叫孙金诺,我最近在阅读《水浒传》,说起里面的一百零八将,我记的更多的倒是他们身上的绰号,还有一些人物身上的英雄气概,今天我所画的思维导图正是初步展现了这一特点。

通讯稿_html_526347a5.jpg通讯稿_html_m732f7b45.jpg

大家好!我是来自五(4)班的徐雨辰,我喜欢四大名著中的神话小说——《西游记》,平时同学们就说我长像唐僧似的,对呀,唐僧慈悲为怀,对孙悟空很有耐心,还只是一个肉体凡胎就在徒弟们的帮助下取得真经,修得正果,我自己也十分喜欢这个人物,今天我就用思维导图展现唐僧这一人物。

虽然是初试牛刀,但有的同学也画乐在其中,用不同的读书方法也可以有不同的收获,但目标都一样,那就是加深我们对文本的体验和感悟。而使用思维导图来读书的这种方法,既可以帮我们暂时撇去其他情节,对整本书的脉络更加清晰,也让我们在归纳的过程中,对文本主人公,乃至作者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可谓一举多得。当然,读书的方法有很多,有时“无意”阅读更是一种享受,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

文:胡雅 五(4)班学生

图:五(4)班学生



南京市栖霞区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江苏基础教育云计算服务平台南京市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丨 栖霞教育之家 丨 
Copyright 2019 南京市南湾营小学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