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市南湾营小学!
联系电话:025-84363538
  •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童真南湾营】“童心同研”分享13——《有效教学》:评价促发展

浏览数量:11     作者:刘卫     发布时间: 2020-03-26      来源:本站


最近,我阅读了崔允漷教授主编的《有效教学》一书,收获颇多。书上第4章第2节提倡设计与学习目标相匹配的评价。我想,这样的评价对于一线老师的意义在于,检验自己的教学是否达到本堂课的教学目标,进而反思本堂课的教学效果。认真读完这一节,我得到了很多启示。

原来,教师在教学准备过程中,设计与学习目标相匹配的评价,就要确保评价目标与学习目标的一致性,进而进行评价任务的设计。设计的评价任务主要有试题的编制和表现性任务的设计两种形式。我自己也出过练习卷,没想到,编制试题还有这么多学问。我特别注意到,原来表现性任务的设计不仅评价学生“知道什么”,更重要的是评价学生“能做什么”,更注重评价学生行为表现的过程,更注重评价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实践与表现的能力。

不同层次、不失时机的评价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比如,在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按行为表现的顺序排列评价内容。就拿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来说,初读课文时,就可以组织学生评价,字音读准了没有,朗读是否流畅。再次默读课文时,可以让学生积极探究,引导学生找出课文的关键词语或段落,品味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内涵,进而体会作品的情感表现。学生探究品读完毕,再来看看课后习题。这时,老师就可及时组织学生现场评价,让学生自己评价答题的水平、表达的能力和表述的效果,看谁的思维灵活,谁的见解独到。最后,再次朗读课文,可以分小组、分角色赛读。这次评价,要看谁读出了自己的情感,谁又读出了文章的思想感情。课文学完了,检查评价谁能熟读成诵,谁能最先背诵。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我明白了在明确学习目标的基础上,教师必须设计与学习目标相匹配的评价,以用于及时检测、了解、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评价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时刻注意提供让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在教学中密切关注学生的活动,抓住任何可利用的机会向学生反馈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有意识、有目的的教学与评价策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文:陈谐

编辑:刘卫

审核:高林平



南京市栖霞区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江苏基础教育云计算服务平台南京市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丨 栖霞教育之家 丨 
Copyright 2019 南京市南湾营小学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