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8 作者: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 2019-09-03 来源:本站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目标和方向是相同的,但方式方法和教育途径却是不一样的。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家庭教育充满个性化和实践性,如何做一个称职的父母,了解孩子,关爱孩子才是关键。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五,又是一群充满学习热情的家长,又是齐聚在了温馨而舒适的会场,南湾营小学与润康苑社区携手举办的父母成长课堂之“童育讲堂”第8期如约而至。
今天授课的依然是深受家长们喜爱的心理专家关威老师。关老师本节课主要分享的是小学生以及中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和人际交往。关老师认为父母不光光要给孩子提供物质上的照顾,更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关注孩子的心里渴望,培养他们自尊、自立、自信、自强的品格。首先,尊重孩子是前提。小学生认知发展迅速,运动能力增强,思考问题开始具有自我中心化,懂得自主的选择。这个时候父母需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呵护孩子初萌的自尊心,建立良好的自信心。其次,需要给孩子平等和自由。父母管束如果相当严格,就会让亲子关系处于时刻紧绷的状态,父母完全不顾孩子的身心特征和成长规律,给孩子安排了过多的兴趣班,父母过高的期待,超出了孩子的实际能力,欲速则不达,这样反而是不尊重孩子的行为,伤害了孩子的健康。最后,让孩子拥有伙伴。卡耐基说过:“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取决于他的专业技能,另外的85%要靠人际关系和处事技巧。”关老师介绍,在小学阶段,孩子是很渴望人际交往的,父母要积极鼓励孩子与同学、老师、朋友去相处,在相处的过程中体会快乐、温暖、合作与互助,这对孩子今后的品格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
关老师从理论和研究的高度谈到了父母如何看待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身心发展特点,更从实际问题出发,让家长们明确应该怎么做,主要从四大观念出发——“孩子的心理与成人不一样”“不同阶段的孩子心理不一样”“同年龄的孩子身心不一样”“今天孩子与昨天孩子不一样”,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要学会因材施教,理论联系实际,创造性地使用规律和经验。青春期的孩子要提前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两性和生理发育,学会正确看待性别和保护自己。当家庭中亲子关系发生矛盾时,父母要学会与时俱进,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养方式,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学会从不同的视角去重新看待问题,对孩子抱有教育期待,从而更好的缓和亲子关系。
精彩的讲座过后,印老师为家长们推荐了区教育局下发的家长学校教材《家长必读》书籍,这套针对于不同年级编写的书籍,内容旨在让家长学会如何去了解下一代,懂得怎样科学的教育孩子,很好的契合了课上所学习的内容。专家的讲授相信让家长们受益匪浅,潜心阅读也更会让他们学会反思与成长。
世界上最好懂的是孩子的心,因为所有大人都当过孩子,将心比心,你就懂了。世界上最难懂的也是孩子的心,因为时代变了,孩子也变了,变得和我们家长小时候大不相同。随着时代的发展,伴着孩子的成长,父母们也要求知、求新,让我们共同解读孩子成长的密码,做一个了解孩子,称职的好父母。
南京市栖霞区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丨 江苏基础教育云计算服务平台 丨 南京市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丨 栖霞教育之家 丨
Copyright 2019 南京市南湾营小学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