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5 作者:南京市南湾营小学 发布时间: 2025-09-30 来源:本站
“一枕新凉一扇风”,在这充满诗意的秋日,王瑞雪名师工作室以“童真童趣‘乐’无穷”为主题,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白居易古诗词教学研讨活动,聚焦“诗韵课堂”的构建与实践,深度探索古诗词教学的创新路径。
锚定“诗韵”内核,分层构建教学价值
王瑞雪特级教师强调,“诗韵课堂”需牢牢锚定诗的韵味这一核心,与常态课形成鲜明区分。在《大林寺桃花》《忆江南》《赋得古原草送别》等白居易诗词的教学中,要通过组诗串诗的形式,在教材既有内容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从不同层次展现诗歌的美和气韵。
同时,她提出要有成果意识,通过组织系列材料、设置人物专栏等方式,将白居易诗词教学的成果具象化。在教师发展维度,她主张构建分层培养体系:年轻教师聚焦单篇教学能力,骨干教师提升组块教学与整合能力,领衔教师深入子课题研究,以此推动教师团队在古诗词教学领域的专业进阶。
聚焦思维与审美,设计梯度课堂活动
栖霞区小学语文研训员陈瑶老师则从教学实践的细节入手,指出除思维能力培养外,需重视学生的情感走向与审美创造。她建议课堂活动设计可分梯度推进:首先通过“名师引领,模仿学习”,围绕“三韵”为教学环节创意起名,让教师在模仿中理解“诗韵课堂”的设计逻辑;其次引导教师深入感知文本语言特色的变化,如白居易诗词从平实到华丽再到“返璞归真”的风格演变,以此培养教师对文本的深度解读能力。
针对课堂呈现,她强调活动设计要“逐步上升”,需突出诗歌的画面感与意境,让学生在富有层次的活动中沉浸式感受白居易诗词的魅力。
此次磨课中两位专家的建议,为“诗韵课堂”的后续打磨提供了清晰的改进方向,既从宏观上明确了“诗韵”的教学内核与教师发展路径,又从微观上细化了课堂活动设计与文本解读的策略,助力工作室在古诗词教学的探索中不断深耕。
文:丁豪
图:陈天恺
一级审核:刘卫
二级审核:吴婷
三级审核:余秀萍
南京市栖霞区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丨 江苏基础教育云计算服务平台 丨 南京市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丨 栖霞教育之家 丨
Copyright 2019 南京市南湾营小学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