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6 作者:南京市南湾营小学 发布时间: 2024-12-05 来源:本站
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的重要载体,更是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明确课题研究的方向与目标,优化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夯实课题研究工作,确保课题研究质量,2024年12月4日,南湾营小学会议室迎来了一场重要的学术活动——第十三期市、区个人课题开题论证会。此次会议由教科室张程主任主持,余秀萍校长、吴婷主任等校领导积极参与,对老师们的个人课题进行了细致的开题论证。
参与本次开题论证的课题共有4项,各课题主持人分别从研究背景、概念界定、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过程、预期成果、已经开展的研究及课题研究中的困惑等方面对课题进行了全面详细的阐述。
首先,徐欣老师就其个人课题《文化自信视角下小学中年级民族音乐教学实践研究》进行了详细的开题汇报。该课题以小学中年级民族音乐为中心,通过音乐课堂教学中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系统性学习和活动,旨在加强学生对文化自信理念的传承和民族音乐文化的弘扬。
吴婷主任高度评价了徐老师的课题选题,认为其立足于学生实际,将课题研究置于日常教学之中的思路务实。她建议徐老师多渠道积累课题材料,不断总结和完善实施计划,形成预期成果。同时,要进一步细化研究的各项内容,明确各阶段的研究计划,利用教学活动来展开研究,实现课题研究与教学的有机结合,达到师生互动双赢的效果。
接着,张春梅老师汇报了她的个人课题《指向推理意识培养的小学珠心算教学的实践研究》。该课题在新课标理念下,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针对小学一至三年级珠心算教学实验展开研究,旨在引导学生经历独立完整的数学思维过程,通过归纳算法、探索算理,体会数与运算的一致性,从而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意识和演绎推理意识,培养科学态度和理性精神,使学生能够运用数学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余秀萍校长充分肯定了张老师的课题研究价值,认为该课题既服务于一线珠心算教学,又聚焦于推理意识这一核心素养。她建议张老师厘清珠心算知识体系,并以课堂实录的形式呈现课堂上学生推理意识的形成过程。
随后,吴婷老师就其个人课题《基于学习活动观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研究》进行了汇报。该课题以新课标为依据,通过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在单元主题意义引领下,确立单元教学和学习目标,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张程主任认为,吴老师的课题选题基于新课标,将新理念与教材相融合,立足小学英语教学推动教学创新实践,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较强的可行性。他建议吴老师深入研究新课标和教材,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实施过程继续完善,细化研究内容,明确研究目标,通过课例实践,研究并调整教学策略,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和情感体验。
孙玮倩老师介绍了她的个人课题《大单元视角下劳动教育融入小学中年级道德与法治的实践研究》。该课题以劳动教育相关主题为中心,在小学3~4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突破教材单元的限制,对学习内容进行筛选、整合,创设情境任务,通过开展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学习活动,切实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张程主任认为,孙老师的选题具有现实意义和前瞻性,将劳动教育融入道德与法治课程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他建议孙老师进一步明确劳动教育的具体内容和形式,确保教学活动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研究过程中增加对学生反馈情况的收集和分析,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最后,余秀萍校长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她强调科研工作对于学校发展的重要性,鼓励老师们要勇于探索、敢于创新,通过课题研究,不断推动教育科研工作的深入发展。同时要落实区域“双研合一”的理念,让课堂成为课题研究的主阵地,让课题研究服务于课堂教学。余校长还对课题主持人的后续研究提出希望:按照科研规范进行课题研究,确保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开题只是起点,研途任重道远。本次开题论证会,既是对课题研究设计的一次论证和完善,更是对课题研究正式启动的一次全面部署和动员;既肯定了课题研究的价值,又明确了研究的方向与重点工作,为后续课题研究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基础。在专家的引领与指导下,相信教师定能更加扎实有效地开展教科研工作,以课题研究为抓手,聚思集慧,将课题研究推深做实,使南湾营小学的科研力量再上新台阶。
图:徐欣
文:孙玮倩
一级审核:刘卫
二级审核:吴婷
三级审核:余秀萍
南京市栖霞区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丨 江苏基础教育云计算服务平台 丨 南京市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丨 栖霞教育之家 丨
Copyright 2019 南京市南湾营小学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