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4 作者:南京市南湾营小学 发布时间: 2025-05-08 来源:本站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2025年5月7日,南湾营小学数学组成员齐聚会议室,如期开展本周的校本教研活动。
首先,周悦老师分享了教学设计思路。整节课围绕《和与积的奇偶性》设计层层递进的探究活动:先通过知识链接巩固奇偶数概念,借助大转盘游戏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引导学生猜想两数相加和的奇偶性规律,采用课前举例、课中拼摆道具验证,结合图形和字母总结出“奇加奇得偶、偶加偶得偶、奇加偶得奇”;再基于此结论,分“全偶、全奇、奇偶混合”三类,引导学生推理多个数相加和的奇偶性,发现其与奇数个数相关;最后放手让学生类比上述方法,自主探究积的奇偶性规律,实现从猜想、验证到归纳、迁移的完整探究过程。
然后,金永芹老师代表高年级组进行磨课记录的汇报。经过研讨,精简游戏环节加快节奏,优化板书呈现方式,以表格明确探究要求,借助举例与推理教学,还总结了规律类教学的一般过程。
接着,孙素芸老师和邱仁老师对本次课进行了点评。孙老师认为,教师多媒体运用的非常巧妙,学生课堂举止大方,思维特别有深度,学生整体素质较高。不过新授环节可以投影展示学生的举例论证,从两个数相加直接过渡到多个数相加,总体节奏过快,考虑到基础薄弱的学生,是否需要再加入三个数相加的研究。邱老师认为,周老师这节课利用直观的方式让孩子探索规律,理解规律,最后用图形来验证,揭示了奇数加奇数为什么等于偶数。板书美观完整,但是可以再稍微简化一点。
然后,张春梅主任进行了点评指导。她提到在教学中,周老师预设奖励机制的游戏环节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验证了正面激励对学习的促进作用。同时给出了几点建议: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基于学情进行取舍,避免内容过载;还要注重简化研究过程,采用更具体实例丰富教学环节。
评课后,何骞老师分享了她参加千课万人活动的心得体会,她表示AI不仅是教学工具的革新,更是推动教育变革的重要力量。作为教师,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主动学习AI教学。以技术赋能教育,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在教育的新征程中不断前行,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本次校本教研活动聚焦课例研讨,多方点评精准把脉。期待教师们在思维碰撞中优化教学策略,在经验交流中拓宽视野,实现专业能力与教学素养双提升。
图/文:黄娴
一级审核:刘卫
二级审核:吴婷
三级审核:余秀萍
南京市栖霞区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丨 江苏基础教育云计算服务平台 丨 南京市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丨 栖霞教育之家 丨
Copyright 2019 南京市南湾营小学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