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81 作者:南京市南湾营小学 发布时间: 2021-10-10 来源:本站
“双减”政策落地,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也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和家长的精神负担。但作为孩子的父母,减负不代表减轻肩上的责任。
教育部发文提出,教育部发文:《“双减”政策落地,有担当的家长这样做!》
一、“双减”,不意味着放养孩子
首先,家长要读懂“双减”的意义。
中央实行“双减”,是因为:
大范围过度培训将影响考试评价结果的真实性,阻碍教育实质公平,挤压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时间、内容和价值取向,与“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相背离。
“双减”,从长远来看就是让教育回归正轨。作为家长,理应支持。
1.“双减”,不减父母的责任
“双减”,减的是家长的负担,不减的是家长的责任。家长应该比任何时候都明白,教育孩子不能光靠学校老师,也不能全推给补习机构。你在家给孩子怎样的教育,决定了孩子在学校之外,会成为怎样的人。
耐心陪伴是责任,严格管教是责任,树立理想是责任……父母之爱子,当为之计深远。
2.“双减”,不减教育的质量
“双减”,不是在教育上偷工减料,而是做对孩子有益的教育。给孩子更好的教育,就要让孩子在学校学得好,在家也学得好。让家长做好孩子校外的终身老师,让家里的书房成为孩子最好的培训班。
3.“双减”,不减孩子的成长
“双减”,减去的是孩子的学习压力,增加的是孩子的成长空间。教育要培养的,不是“死读书”的孩子,而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在课余时间,好好锻炼身体,阅读书籍,参与科技创新,提升艺术修养,给孩子更全面的教育。
这一份更全面、更健康的教育,需要家长担当起更重要的责任,发挥好家庭教育的积极影响。
二、“双减”,需要父母更有担当
1.做好孩子的习惯养成者
好习惯是学习的“根”,有好习惯作基础,孩子的学习会越来越好。好习惯一般养成于课外,养成于家庭,养成于家长一言一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2.做好孩子的阅读陪伴者
少了作业、没了补课的课余时间,应该用阅读来填补。阅读是一门需要从小学习的学问,没有阅读的家庭,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3.做好孩子的家庭教育者
教育有两个主阵地,一个是学校,一个是家庭。家长是时候回归家庭,用心陪伴,耐心教导,不断帮助孩子,努力成就孩子。
4.做好孩子的品格锻造者
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家长应该教给孩子善良、勤俭、坚强、包容、礼貌、诚实、负责任等等优良品质,让孩子成长为“顶天立地”的人。父母是孩子最大的榜样,将影响孩子一生的品格。
5.做好孩子的理想引领者
教育孩子不能只看眼下的成绩,要把眼光放长远,尽早开始为孩子规划未来。他对什么感兴趣?他有哪些方面的优势?他要往哪个方向发展?他拥有怎样的理想?告诉孩子,每个人都要有理想和追求。
三、“双减”,家庭教育及时“补位”
“双减”之后,孩子的空闲时间多了,家庭教育就要及时补位。
1.督促学习:督促孩子自觉主动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成绩好的孩子提高效率,成绩一般的孩子做好查漏补缺。
2.共同反思:和孩子一起整理一周的学习任务,及时发现不足和缺漏,培养孩子的自我反省能力,家长要想办法帮助孩子进步。
3.亲子阅读:家长努力创设适合阅读的家庭氛围,让阅读成为家庭的习惯,坚持每天进行亲子阅读,周末可以多带孩子去书店、图书馆。
4.家务劳动:给孩子分配简单的家务,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让孩子真正体验生活,收获成长。
5.文艺活动:利用双休日,和孩子一起听音乐、看电影、逛画展、看话剧等等,丰富孩子多彩的课余生活,陶冶其艺术情操。
6.体育锻炼:家长要给孩子增加体育活动,鼓励孩子坚持锻炼,增强体质的同时,为将来的中高考体育考试做准备。
7.控制手机:引导孩子合理使用电子产品,不沉迷手机游戏,不过度追剧看动画片,保护视力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8.家校合作:加强和学校的联系,经常跟老师沟通,掌握孩子的实际情况,配合学校和老师做好孩子的教育。
总之,“双减”并非一减了之,家长更要做好“特殊加法”。
新时期,新教育,家长要有更高的觉悟,要更善于担当,要更及时“补位”,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加油!
(文章转载「教师E家」ID:edu589)
南京市栖霞区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丨 江苏基础教育云计算服务平台 丨 南京市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丨 栖霞教育之家 丨
Copyright 2019 南京市南湾营小学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